找回密码
 注册

手机号码,快捷登录

手机号码,快捷登录

搜索

扫描二维码

惠州的老照片,诗意盎然,你还有印象吗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7-9-21 18:52:3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沧海桑田,物换星移,世间万物莫不在时时刻刻变换之中,这世上本无不变的东西。这些惠州的老照片,带你穿越古今,重游惠州!

         民国时期的惠州西湖的湖水面积有100万平方尺(约为11.1万平方米),比杭州西湖面积大约两倍。清季文学家黄遵宪旅居日本时仍念念不忘曾两次游览的丰湖,满怀愁绪地吟出:“无端吹坠丰湖梦,不到丰湖已十年”,一下子“跻丰湖于世界风景之林”。

        这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湖全景:


       现在的西湖,有六湖、九桥、十八景,更有“苎萝西子”之美誉:


        宋朝,苏东坡谪居惠州时,称此塔为大圣塔,又称玉塔。当明月升起,凉风拂湖逐波而过,湖光灿闪,屹立在西山的泗洲塔,倒影入湖晃晃游,诱得坡仙颂出:“一更山吐月,玉塔卧微澜”的佳句,构成西湖游客赞不绝口的“玉塔微澜”一景。



        自1915年之后,惠城兵事日趋频繁,军阀混战,民不聊生,西湖景观也因此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,直到上世纪30年代初才稍稍恢复平静。

       李松高是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,热衷摄影。《惠州西湖记》刊登在《柯达杂志》第3期。李松高在文中说,此时在湖上最显眼的风景依然是泗洲塔,但古塔已经饱受兵燹之害,破损不堪。李松高描述说:“泗洲塔危立孤山侧,因年久失修,砖墙剥落,而枪痕弹迹,密如蜂房,远年古物,罹此兵燹,殊可惜也。”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。

        泗洲塔位于惠州西湖西山上千年不易,是湖上最古建筑物没有之一。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重建于明朝的泗洲塔。


       相传苏东坡爱妾王朝云辞世后,葬于孤山,留下婴儿没奶吃,整日啼哭。一晚,东坡卧床待眠,蒙胧中忽见浑身湿透的朝云给儿喂奶,便问:“为何全身皆湿?”答是涉水所为。
       东坡听后深为感动,又想起民众涉水过湖,多有不便,于是资助栖禅寺僧人希固筑堤修桥。竣工时,惠州官民设宴庆贺,东坡有诗记云:“父老喜云集,箪壶无空携,三日饮不散,杀尽西村鸡”。后人为纪念东坡,遂将长堤命名为“苏堤”。

        现在的苏堤横于平湖与丰湖之间,起于闹市区的西湖东大门(平湖门),止于狮山脚下,长数华里,诗云:“苏堤如带五千尺”。


        清康熙六十一年(1722年)由郡守吴骞倡议,惠城文武官员捐俸修茸。亭为六角形,石木结构,上覆绿 瓦,高3.5米。于亭中可望苏堤横卧于湖水之上,玉塔屹立于西山之巅。
        清代文人廖鸣球有诗赞曰:“翼然独立似神工,四望湖光面面空,耳目拓开声色外,形骸恍入画图中。”


        现在的湖心亭:


         “春日红棉花放,如火如荼,诚伟观也”。榭内有清末书画家符翕的石刻,以及惠州知府张联桂的《暮秋登湖上船亭》诗题。


        现在的红棉水榭:


        自古以来游西湖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艘雅致的小船,魏佐国亦然。他吃过早膳后从平湖门出,来到仓颉庙(今废)的停舟处。游西湖的船有“画舫”和价格较为便宜的瓜皮小船,而画舫之“最雅者名东坡,船高敞凉爽,多陈名画墨宝,古雅触目,虽风雨逼人,坐舟中无闷也”。


         “不寒不暑,周岁闻香”的百花洲,洲上有莲池和奇石二峰,其一刻“罗浮飞来”四字,乃贤太守伊秉绶所书,另一“更有坡公之墨迹存焉”。


         民国初年,元妙观仍未受战火破坏,有道人百余,房舍齐整。观门有联:“西湖环绕三清界,罗峤重开七洞天。”正是魏佐国之师张君怡先生的作品。观后又有一座石笋,色青,纹成螺旋形,上刻“蓬莱”二字,相传此石为有机物,“年有增长,以之摩擦金属,永不生锈”。

   
        现在我们来看看1993年的惠州江北:


        正在建设的合生大桥:


        03年建设中的滨江西路:


        照片能让人勾起回忆,能忘记时空,任岁月变迁,任时光流逝,不变的,就是最美惠州的景。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广告合作|大亚湾在线 ( 粤ICP备12059854号 )

GMT+8, 2024-11-10 12:34 , Processed in 0.084656 second(s), 10 queries , Gzip On, MemCached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